政府公报

《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公报》是由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主管、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坚持“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 准确刊载公开发布的省政府规章、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和省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等内容,是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权威发布平台。《政府公报》刊登的各类文件与正式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公报》通过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向社会公开。纸质公报向全省乡以上各级党政机关,社区、村(居)委会以及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 政务(行政)服务大厅等政务公开机构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发放,公众、社会单位可到省、市、县(市、区)档案馆、图书馆、政务(行政)服务大厅查阅。也可登录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官网, 或关注“辽宁发布”微信公众号,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随时获取政府公报。
直播吧,直播8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
《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全流程
自动化改造指南(试行)》的通知
辽应急危化〔2025〕10号

各市、沈抚改革示范区应急管理局:
  为落实《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指导过氧化、重氮化、氟化、氯化等高危工艺企业加快实施全流程自动化改造,省应急厅起草了《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指南(试行)》,现印发你们,请传达至有关企业,并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区各企业在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请函告省应急厅,省应急厅将及时汇总分析,研究解决。
  联系电话:024—86896459。
  

直播吧,直播8应急管理厅
  2025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
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指南
(试行)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涉及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以下简称“四化”)工艺的化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开展“四化”工艺在役装置全流程自动化改造。
  二、全流程及全流程自动化范围
  全流程涵盖从原料投入生产开始,到最终产品产出为止。全流程自动化包括“四化”工艺装置及与其存在上下游关系的生产过程,上游通常包括原料处理和投料等工序,下游通常包括反应、后处理、储存、包装等工序。
  三、全流程自动化控制通用规定
  1.涉及“四化”工艺的精细化工企业应按照《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42300—2022)的要求开展“四化”工艺全流程(不含公用工程)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并对原料、催化剂、中间产品、产品、副产物、废弃物,以及蒸馏、分馏处理过程涉及的各相关物料进行热稳定性测试。企业应根据评估的危险度等级和建议,设置相应的自动化控制措施。
  2.基本过程控制系统显示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如DCS流程界面)应与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图)相符;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的工艺参数设置、联锁逻辑应与工程设计文件和操作规程保持一致,竣工图纸应与现场保持一致。
  3.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应设置管理权限,对工艺参数、报警阈值、联锁阈值修改和联锁投切、复位等权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随意修改。
  4.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器、通信、电源等模块应根据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冗余设置。要求冗余设置的测量仪表、最终元件等应配置在不同的输入输出(I/0)卡件上,安全仪表系统应独立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
  5.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应对全流程的重点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具备远程调节、信息存储、连续记录、超限报警、联锁切断、紧急停车等功能。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历史数据记录和视频监控录像的保存时间应分别不少于90天、30天;涉及重大危险源的,视频监控录像信息储存时间不应少于90天。
  6.“四化”工艺应根据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仪表完整性等级评估的要求,设置独立于基本过程控制系统的紧急停车功能,并在操作员界面设置软按钮,控制室应设置有显著标识的物理按钮(带防护罩)。涉及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四化”工艺生产现场应设紧急停车按钮。
  7.“四化”工艺应在基本过程控制系统与安全仪表系统中分别设置触发条件和联锁动作,控制室应设置声光报警。
  8.对于“四化”工艺装置的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涉及的总图、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仪表系统等变更应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等实施变更管理。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实施前,应开展HAZOP分析、LOPA分析和SIL定级工作,实施完成后应及时开展并通过安全完整性等级验证。
  四、原料处理
  9.氯化工艺:液氯气化不应使用釜式气化器,应采用全气化工艺,气化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1)无潜在三氯化氮富集部位;
  (2)加热介质采用热水或低压饱和水蒸气,出口氯气温度应控制在71℃121℃;
  (3)设置就地和远传压力、温度监测;
  (4)氯气温度和压力应采用自动化控制。使用液氯钢瓶的,应监控钢瓶重量。
  10.重氮化工艺:含水量小于40%的重氮化反应上游苯胺配置、亚硝酸钠配置工序应实现自动化控制;亚硝酰硫酸料仓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置湿度检测报警。
  五、加料工序
  11.危险化学品计量槽或高位槽应设置高液位报警、高高液位联锁停止进料措施或设溢流管道。
  12.液体物料采用计量泵自动滴加至反应器的,紧急停车、反应温度/压力联锁动作时,应联锁自动停止滴加泵。应在自动滴加管道上靠近反应器设置联锁切断装置。
  13.固体加料为连续作业的,应采用自动加料方式;自动加料方式确有困难的,应设置密闭加料设施。自动加料或密闭加料设施应具备故障联锁停机功能。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仍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物料,不应使用气力输送系统。因以下物料特性、工艺特点和装备设施等方面原因确实无法实现密闭、自动加料的,经市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可暂不采取密闭、自动加料方式。
  (1)物料特性,主要包括物料具有忌水、潮解、黏壁、流散性差、受到摩擦和撞击易发生爆炸危险等特性,导致投料存在误差、自动化装备故障率高或者不宜采用预溶解、机械输送、气力输送等方式。
  (2)工艺特点,一是投料量小,采用远程机械输送或气力输送损耗大,采用料位计等计量数据不准确;二是物料易使阀门密封不严、产生内漏;三是投料频次较低,每次人工投料耗时较短;四是同一防火分区内的所有反应器,在反应开始前人工投料一次性完成,操作人员随即离开现场;五是投料部位不涉及化学反应、风险较低且操作人员不需长时间滞留现场的投料操作。
  (3)国内现有固体备料、投料、转料装备设施不成熟、不可靠,改造后影响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14.经专家论证后确实无法实现自动化,需在现场设置固定人工操作岗位的,应根据工艺安全需要采取抗爆隔离措施。
  六、反应工序
  15.“四化”工艺反应工序的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按照设计文件设置。设计文件应充分考虑“四化”工艺反应特点,满足HAZOP分析、LOPA分析提出的要求,符合《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
  16.“四化”工艺的反应设备不应用于其他反应及反应后的蒸馏、结晶等其他用途。
  17.“四化”工艺企业要积极开展工艺优化,降低工艺危险度等级,优先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连续化生产。间歇式反应应当优先改为连续化反应,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动化控制。
  18.反应工艺危险度3级及以上的“四化”工艺,除采用回流蒸馏反应工艺且过程危险性分析结果为安全风险可接受的外,原则上应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先进技术;暂时不具备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等技术应用条件的,企业应对工艺进行优化或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当常规控制措施不能奏效时,应重新进行工艺研究或工艺优化,改变工艺路线或优化反应条件,减少反应的热累积程度,实现化工过程本质安全。
  19.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可能相互影响的反应器、储罐(槽)与上下游工序之间,应采取自动切断措施或设施。
  七、产品后处理工序
  20.涉及氯化物、氟化物、重氮化产物、过氧化产物的转料、蒸馏、吸收、蒸发、结晶、萃取、干燥、非均相分离等操作单元,企业应当实施机械化、自动化改造。确实无法实现自动化,需在现场设置固定人工操作岗位的,应经市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根据工艺安全需要采取抗爆隔离措施。
  21.转料、蒸馏、吸收、蒸发、结晶、萃取、干燥、非均相分离等操作单元的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应根据工艺安全需要与紧急停车和泄放系统联锁。
  22.涉及蒸(精)馏时,应对照蒸(精)馏过程风险评估结果,当热媒温度超过TD24时,蒸(精)馏釜(塔)的再沸器等应配备紧急冷却系统。
  23.蒸(精)馏设备应设置具有远传和超限报警功能的温度、压力在线监测装置,设备底部温度应与进料量和热媒流量联锁,加压蒸(精)馏设备还应设置超压泄放及其处置设施。
  24.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企业宜采取减小设备容积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易燃易爆物料在线量,降低后处理工序安全风险。
  八、包装及储存工序
  25.“四化”工艺车间(装置)内的包装作业应优先采用自动化包装方式,确因技术装备等问题无法实现自动化包装的,经市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可暂不实施改造。
  26.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企业的精制、烘干、包装工序设置在洁净区且无法实现自动化的,应当根据工艺安全需要在洁净区与反应工序之间设置隔爆措施或设施。
  27.重氮盐、过氧化物储存设施应设置温度检测报警。
  28.液氯的储存单元及液氯装卸车单元应实施封闭化管理,并配套设置报警、自动处置设施。
  29.应对液体氯化剂(液氯、氯化亚砜等)和液体氟化剂(氟化氢等)储罐的温度、压力、液位等进行监控,对气体氯化剂(氯气、氯化氢等)和气体氟化剂(氟化氢、氟气等)储罐的温度、压力等进行监控,并接入DCS系统。
  30.液氯、无水氟化氢、氟气等有毒物料的钢瓶充装、气化作业间应配备自动切断、自动喷淋、抽风吸收等应急装置。
  31.涉及重氮化物的储存库内应设置强制通风、红外热成像监测报警和视频监控等安全设施。视频监控应全程录像并至少留存30天。
  九、其他
  32.用于加热或保温的蒸汽、热水系统等应设置温度(压力)异常报警和联锁。
  33.冷冻水、循环水等冷却系统应设置温度、压力异常报警和联锁自动停车等控制措施,冷却系统循环泵应设置备用泵,并具备自动启动功能。
  34.导热油炉应设置出口温度、压力、流量异常报警和联锁控制措施。导热油管道进入生产设施处应设置紧急切断阀。
  35.仪表气供气系统应设置压力异常报警,根据需要设置联锁自动停车等控制措施。仪表气源应设置备用气源。当采用储气罐等缓冲设备时,需满足断电或气源故障等异常后不低于20分钟的供气要求;当采用备用压缩机组或第二气源,需具备自动启动功能。
  36.本指南中需专家论证的事项,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时,专家专业应包括但不限于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37.自动化改造后仍有人工操作或经应急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应符合应急管理部门有关同一时间、同一作业平台或同一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管控要求。
  38.改造内容符合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标准的,应按照《直播吧,直播8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辽安监管三〔2016〕24号)要求,履行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手续。
  39.改造内容涉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的,应按照《直播吧,直播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辽安监管三〔2016〕25号)要求,履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程序。
  40.企业应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化工企业高危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要求,完善高危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措施。如文中引用文件修订,按修订后版本执行。
  41.企业应按照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持续开展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直播8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