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报

《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公报》是由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主管、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坚持“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 准确刊载公开发布的省政府规章、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和省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等内容,是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权威发布平台。《政府公报》刊登的各类文件与正式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公报》通过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方式向社会公开。纸质公报向全省乡以上各级党政机关,社区、村(居)委会以及县以上各级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 政务(行政)服务大厅等政务公开机构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发放,公众、社会单位可到省、市、县(市、区)档案馆、图书馆、政务(行政)服务大厅查阅。也可登录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官网, 或关注“辽宁发布”微信公众号,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随时获取政府公报。
关于印发《直播吧,直播8义务教育地方课程
指导纲要(2024年版)》的通知
辽教发〔2024〕7号

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
  现将《直播吧,直播8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指导纲要(2024年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直播吧,直播8教育厅
  2024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直播吧,直播8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指导纲要
(2024年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握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方向,充分发挥地方课程育人功能,建设有辽宁特色的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育人体系,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和《直播吧,直播8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辽宁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学生发展需求而设置的体现地方特色的必修课程。
  (二)课程理念
  1.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素养提升为导向,挖掘辽宁特色教育资源,强化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有担当的家国情怀。
  2.突出素养导向。统筹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辽宁自然风貌、区域经济、优势科技、特色文化以及革命文物、遗址、纪念场馆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帮助学生实现由思想到行为、由知识到素养的发展,着力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文化认同、实践能力、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
  3.强化实践育人。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实践体验过程的设计和指导,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做中学”“用中思”“创中悟”,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实践体验方式进一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强实践本领。
  4.注重协同育人。强化系统设计,增进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联系和融合,形成课程育人合力;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充分利用所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家校社各司其责、各展优势,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二、课程目标
  以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红色文化、区域经济、优势科技等为内容载体,帮助学生了解辽宁的地方特色和重大成就,知道辽宁在国家发展中的突出贡献,理解辽宁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感悟辽宁的“自然魅力、人文魅力、红色魅力、发展魅力”,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提升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担当。
  三、课程内容
  辽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由“自然魅力、人文魅力、红色魅力、发展魅力”四个板块构成,课程内容以学生已有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充分发掘辽宁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实现对国家课程的拓展与补充。
  第一板块:自然魅力
  辽宁自然风光秀美,海洋、河流、湿地、山川、森林、草原、冰雪等各种生态场景一应俱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验场景越来越多,绿色正成为辽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此板块内容主要包括辽宁的区位优势、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名山大川、风景名胜、物产资源、交通网络、海洋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等。
  1—2年级(共26课时)
  知道直播吧,直播8省会名称和自己家乡所在的地级市城市名称,以及所在县(市、区)名称,能在辽宁版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通过查看地图、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主要汽车站、火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场站,知道家乡的主要山脉、河流及风景名胜区。通过查阅资料、调查体验等多种方式,了解家乡特产。
  3—4年级(共34课时)
  能够在地图上找出辽宁在中国版图中的地理位置,知道直播吧,直播814个地级市的名称及其在辽宁的区位。知道辽河是省内第一大河流,是辽宁的母亲河,了解辽宁主要江河分布状况。知道辽宁有千山、凤凰山等山岳风景区,有本溪水洞、盘锦红海滩等神奇的自然景观。了解辽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对象,感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的成就。倡导实地考察、旅行等多种方式走进大自然,感受辽宁的自然之美,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查阅资料、调查体验等多种方式,了解辽宁丰富的物产资源。知道辽宁森林分布状况及其作用,了解防护林工程、退耕还草工程、地下水补充等生态恢复措施,理解辽宁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
  5—6年级(共18课时)
  运用地图等相关资料,了解直播吧,直播8“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形概貌特点。通过阅读地图、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辽宁境内山脉分列东西两侧的特点,认识到山脉对地方的影响。通过项目式学习等方式,了解辽宁典型的山岳风景区、湖泊风景区、海岸风光、岩洞风景、泉水名胜、特异景观等景观类型,倡导实地考察、研学旅行等多种方式走进景区,进一步感受辽宁自然风光的秀美;知道辽宁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了解辽宁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辽宁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分布地区。知道辽宁的海域状况、岛屿分布、海洋资源状况,了解保护海洋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了解直播吧,直播8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农村环境整治”五大工程的重要举措和意义,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第二板块:人文魅力
  在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中,辽宁以其独特历史背景和地域环境,孕育了深厚而独特的人文风貌。此板块内容主要包括辽宁的人文景观、文化遗存、体育艺术、民族风俗等内容。
  1—2年级(共36课时)
  知道“辽宁”名称的由来及古老传说,通过阅读、观看视频、参观考察等方式,初步了解,直播8故宫、抚顺清永陵、,直播8清福陵、,直播8清昭陵、葫芦岛九门口水上长城、本溪五女山山城等世界文化遗产;知道辽宁民间故事、剪纸、皮影、秧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欣赏、探究、模仿、动手实践、交流展示中,感受辽宁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
  3—4年级(共36课时)
  知道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了解以红山文化、三燕文化、高句丽遗存等为代表的辽河文明;通过资料查找、参观考察、艺术采风等方式,走进当地博物馆、图书馆、古生物化石馆、地质公园等,了解各时期的知名文物遗存及国家级工业遗产,感受辽宁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
  5—6年级(共20课时)
  通过观赏、模仿、实践调查等方式,了解以辽剧、评剧、二人转等为代表的地域艺术特色;欣赏、交流、尝试制作陶瓷、雕刻、年画、刺绣等艺术作品,体悟辽宁传统工艺方面的成就。知道辽宁在评书、音乐、舞蹈等领域的杰出人才代表,知道辽宁籍世界体育冠军和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了解辽宁作为体育大省和体育强省的辉煌成绩,知道辽宁籍航天英雄、科学家及其典型事迹。通过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方式,走进当地杰出人物纪念场所,感受榜样的力量,增强振兴辽宁的使命感。
  7—8年级(共24课时)
  了解所在地区民族风情、文化节日及民俗活动,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调查当地的文化古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和建设状况,综合探究中华文化在辽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资料收集、主题探究等方式,了解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是国家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知道辽宁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享有“九边之首”的美誉,感悟长城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第三板块:红色魅力
  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辽宁既培育了英雄儿女,也传承了红色基因,形成了鲜明的“六地”等红色文化。此板块内容主要包括直播吧,直播8内重要的革命文物、遗址、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红色文化中的“人、物、事、魂”等。
  5—6年级(共14课时)
  走进身边的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红色基地,初步感知辽宁鲜明的“六地”红色文化,知道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学习英雄事迹,感悟英勇斗争精神,弘扬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西迁精神等。
  7—8年级(共18课时)
  走进身边的红色基地,进一步了解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内涵。结合影视观摩、场馆考察、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大东沟海战、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中辽宁人民抵抗外来侵略、赢得解放与保家卫国的典型事例。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悟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和家国情怀,认识辽宁在中国革命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作用,体悟辽宁红色文化精神力量。
  第四板块:发展魅力
  辽宁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多个“第一”;辽宁科教资源富集,拥有众多优势领域和重点产业集群,为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贡献了辽宁力量;在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辽宁将全力打造新时代“六地”。此板块内容主要包括辽宁的区域经济、科教资源、优势科技等。
  5—6年级(共18课时)
  知道辽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劳动体验等方式,认识到辽宁在各类农产品供给行业的重要地位;了解第一炉钢水、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多个“第一”出自辽宁,辽宁舰、歼—15等“国之重器”产自辽宁,感受辽宁曾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筑梦冰雪”“大国重器”等辽宁品牌旅游项目;知道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等相关内容,增强国际视野和开放意识。
  7—8年级(共28课时)
  了解辽宁高校和科研院所概况。通过项目式学习等探究方式,了解沈飞工业、大连船舶重工、辽宁石化、鞍钢、大连海洋渔业等代表性企业,感受辽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辽宁的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初步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知道辽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是我国对接东北亚、沟通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海陆门户,初步了解辽宁正通过建设中欧班列等途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增进对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的认识,初步了解辽宁将全力打造新时代“六地”,关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发展趋势,增强振兴辽宁、建设辽宁的责任感。
  四、实施建议
  本纲要是学校实施地方课程的依据,也是编写与审定地方课程教材的依据。
  (一)课程管理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地方课程实施,加强整体规划、保障和管理,将其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评估督导指标体系。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推进全省课程教学管理工作。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专业机构督促指导学校加强课程教学管理。
  2.各级中小学教研部门要将地方课程实施纳入教研工作,设置地方课程专兼职教研员,积极组织开展地方课程的教学研究指导与培训工作,做到教研有专人、研究有专题、活动有专项。
  3.学校要在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类课程统筹推进中重视地方课程实施。要将地方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安排专职教师或整合相关学科师资力量开展地方课程教育教学,加强在课时、师资、实施、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和保障。
  (二)教学建议
  地方课程在一至八年级开设,每周1课时。“自然魅力、人文魅力、红色魅力、发展魅力”四个板块列出的课时数,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课时,还包括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研学实践等活动的课时。教师要掌握地方课程的性质和理念,按照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进行课程设计,优化组织形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关注核心素养培育。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文化认同、实践能力、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
  2.强化课程整合实施。充分利用好地域资源,将地方课程与学校德育、社会实践、学科实践、研学实践等活动有机结合。将地方课程与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校本课程等整合实施,相关内容统筹安排,课时打通使用,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进行。
  3.突出课程实践育人。依据课程内容要求,指导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场馆体验、研学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系,促进发展。
  4.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积极争取社会有关单位的支持,鼓励家长结合家庭实际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场馆和实践基地等,感受和体验家乡的魅力。充分发挥家长职业特点和优势,协同讲好辽宁故事,形成育人合力。
  (三)评价建议
  立足素养导向,坚持“注重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探索把学生地方课程学习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改进等作用,促进课程有效实施。
  1.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参与地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积极性,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家国情怀、文化认同、实践能力、责任担当等素养的培育。
  2.以评价优化教育教学。重视地方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点,避免单一讲授,从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效果等方面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提高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的实践性。
  3.以评价推动课程实施。把地方课程开设与实施情况纳入省级课程监测范围,重点关注课程实施的效果。鼓励社会、家庭参与学校地方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不断增强和改进课程育人功能,推动地方课程的有效落实。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地方课程教材编写者、教学研究人员、教师应依据本纲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提高地方课程建设与实施质量。
  1.有效利用校内资源。有效利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文体馆等场所和设施,以及班级组织、学生团体等人文资源;调配、调动相关师资力量,整合研学实践、班团队会、学科实践等活动,注重项目式学习,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2.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因地制宜利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遗址、自然景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校外场所和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家庭力量配合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和拓展课程实施场域,增强地方课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3.积极开发数字资源。积极开发、适切呈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音像等数字资源,创设、模拟多种与课程内容适应的情境,丰富课程形式,增强学生体验。
  (五)教材编写建议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设置地方课程,确定开发主体。教材编写突出学生素养发展要求,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开放性特征。
  1.系统设计教材内容。教材编写要依据本纲要的课程内容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教材内容。内容编排要把好政治关,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符合逻辑,注重学段衔接和内容进阶。教材内容要具有一定可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地域需要和便于教师开展教学。
  2.创新教材体例样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有利于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研学实践等活动的探究式、项目式学习教材体例。丰富课程载体,倡导联系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和辽宁发展的生动案例,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和实用性。
  3.注重教材规范适用。基于学生立场编写教材,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教材语言准确规范、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教材内容和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实践空间。重视课程开发中的试用和修订环节,注重评估与改进,不断增强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附件:地方课程各部分内容课时安排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直播吧,直播8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直播8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